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培育学生“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认知,近日,安岳县岳石初级中学正式启动“家庭劳动赋能月”主题活动,通过“手机换工具、屏幕换汗水”的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回归生活实践,在烟火家常中锤炼劳动品格。
“任务卡”启航 解锁劳动新旅程
活动以“三个一”劳动任务为核心脉络:每日承担一项家务(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每周做一道家常菜,每月完成一次家庭创意劳动(如旧物改造、收纳设计)。学校精心编撰《家庭劳动任务手册》,采用“基础任务+星级挑战”的激励机制,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七年级学生从“清洁小能手”起步,逐步积累劳动经验;九年级学生则开启“今天我当家”的深度体验,独立规划家庭一日三餐,在实践中体悟责任与担当。
厨房化课堂,家务成“趣味闯关”
活动开展以来,众多“手机控”摇身变为“家务能手”:八年级(1)班同学连续7天挑战“削土豆皮”任务,从最初的10分钟耗时,到最终突破2分钟大关,见证着坚持与成长;九年级(1)班创新推出“家务积分系统”,带动全家共同参与周末大扫除,让劳动成为家庭互动的纽带;更有学生巧妙将物理知识融入劳动实践,运用杠杆原理自制“省力晾衣架”,展现智慧与创意的碰撞。家长们欣喜地反馈:“孩子主动钻研菜谱,抖音里关注了不少做菜主播,游戏时间变成了‘家务闯关’的欢乐时光。”
数据见证成长 劳动浸润心灵
据统计,本月全校学生累计提交周末劳动打卡视频、照片800余份,其中“厨房首秀”作品占比高达65%。家长群里,学生制作的包饺子、缝补的校服、设计的垃圾分类表、收菜籽、搭菜架、割草喂牛等成果琳琅满目。不少学生由衷感慨:“有时候,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远超刷短视频!”
目前,“家庭劳动赋能月”活动正在推进,学校将通过视频记录、成果展评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当放下手机拿起锅铲,他们触摸的不仅是油盐酱醋,更是在解构虚拟世界的过程中,重建对真实生活的热爱与担当。
此次活动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以“小家务”涵养“大品格”,让“指尖滑动”转变为“手脚行动”,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了一股质朴而温暖的力量,助力他们在劳动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