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走廊上,总有一个身影被此起彼伏的“张老师好!”包围。她转身时,马尾辫随着笑意轻轻晃动,眼镜后的目光温柔而明亮——这是遂宁市东方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张艳英与学生们心照不宣的见面仪式。自2011年入职至今,这位扎根教坛十三载的“孩子王”,用“眼里有孩子,心中有目标”的教育箴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因为热爱,而选择从事教育工作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教师职业时,张艳英的答案朴素得让人动容:“每次听见孩子们喊‘张老师’,我就觉得心都被填满了。”2011年经友人推荐,她入职了东方外校,这个决定背后不仅是学校温暖的人文氛围影响了她,更源自她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十三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多次摘得“年度优秀教师”桂冠,也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玩转课堂,让知识在互动中生长
“课本是固定的,但孩子的眼睛永远在发问。”面对不变的知识体系,张艳英老师致力于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联动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上,几何图形会变身动画片主角引领学生们走进数学的世界,发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练习,让知识真正“活”在了学生们的生活中。
“提前十分钟”是张艳英老师与学生们特有的温情时刻。在教室里,总能看到她弯着腰给后进生“开小灶”的身影;家长群里的消息提示常在深夜亮起,那是她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建议。“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需要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在她眼中,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用不同的钥匙打开不同的心锁。
学习不停,在教育路上行稳致远
“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深知这个道理的张艳英老师,成为一个永不止步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培训活动,向优秀教师请教,阅读各类专业书籍,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她办公桌上的一本本学习笔记本,就是对她不断学习成长的最好见证,里面不仅有学生的进步轨迹图,更有她自己记录下满满的教育心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可敬的老师,十三年如一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她用真诚和执着践行着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初心,以仁者情怀为学生铺就成功之路。未来,相信她将继续以梦为马,以爱为光,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属于她的教育华章,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学习干货分享】
张艳英老师分享考试复习方法小tip:
1.回归课本,紧抓课本目录、标题、重难点、细节。
根据课本目录进行知识的梳理,把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标出来,以便复习时查看。在目录上还可以做标记,哪里是已经掌握的,哪里是需要反复看的。
2.回顾试题,勤翻错题本。
把做过的感觉有难度的题目再做一遍,尤其是试题研究里的经典例题。错题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前面做过的错题分类,归纳总结自己错误的原因。考前再翻一遍,比你做几套题都管用。
3.适当练手,保持手感。
从现在开始,可以每天做一些典型例题,保持手感。可以是总复习试题研究上的练习题,题目都很经典,很多都是试卷考题的原型,所以值得认真掌握,熟记于心。还可以练之前做错的题,这些是自己薄弱的地方。
3.抓“三个本”。
课本、笔记本以及错题本。用好这三大宝贝,你就成功了一半!
4.使用联想法、间隔法、回归法、交叉法。
联想法:在复习一个较新知识点的时候,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对于开拓解题思路会有所帮助。
间隔法:对相似的知识点采取间隔记忆的方式,有利于避免混淆。
回归法: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最基本的知识才是应考的首要环节,必须透彻理解。
交叉法:多角度、分类别多种方法交叉记忆,从多个角度进入知识点便于深化同学们的认识与理解。
5.调整好“1个心”。
细心:不论是考前的复习、考中的答题,还是考后的查漏补缺,同学们都要做到细心。只有细心,才能不留遗憾,才能不留知识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