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这春意盎然、微风拂面的清明时节,射洪市第一幼儿园的食育坊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制作青团活动正在温馨上演,孩子们用小手揉捻出春日里最清新的味道,传承着中华传统民俗。
(教师正在向幼儿讲解清明习俗)
活动伊始,老师们化身“文化使者”,通过生动的图片、趣味小故事,向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从重耳与介子推的千古佳话,到清明踏青、祭祖的传统习俗,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中满是好奇与对传统文化的向往。知晓青团是清明时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寓意着团圆与思念,且承载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生机,小家伙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这场指尖上的美食探索。
(小朋友们正在加水和面)
食育坊里,准备好的新鲜艾草、糯米粉、豆沙馅等食材整齐摆放。孩子们洗净小手,分组围坐,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启青团“诞生记”。嫩绿的艾草散发着独特的清香,经水煮、榨汁后,化为翠色“魔法汁液”,与糯米粉激情碰撞、融合,瞬间让面团染上春的色彩。孩子们小手用力揉、搓、压,面粉在指尖飞舞,不一会儿,软糯面团初见雏形。紧接着,他们学着包馅、收口、搓圆,尽管青团模样或扁或歪,但每一个都饱含童真,豆沙馅若隐若现,宛如藏着甜蜜的小秘密。
(小心地烫熟艾草)
(精心制作青团)
当热气腾腾的青团出锅,清香瞬间弥漫整个空间,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青团油绿如玉,咬上一口,软糯Q弹,艾草的馥郁、糯米的香甜、豆沙的绵密在味蕾交织,恰似把整个春天吞进肚里。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美味,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他们不忘将这份春日馈赠分享给园内其他小伙伴、老师,小手递出青团,传递着爱与温暖,让传统美食在分享中升华情谊。
此次清明制作青团活动,于孩子们而言,不仅是一场美食体验,更是一次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揉、捏、包、品间,传统节日不再遥远抽象,而是化为舌尖的美好、心间的温情。之后,幼儿园将继续以食育为窗,让民俗文化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绽放中华传承之花,岁岁年年,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