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三新”文件精神,着力打造“三有”、“六让”、“四地”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5月8日—11日,遂宁一中举行以“生本·思辨·生成·素养”为主题的“书台春晓”教研节活动。
此次"书台春晓"教研节活动,包括专家讲座、赛课两个环节。专家讲座环节由遂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小平作主题讲座;赛课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组别进行,各组别分设初中组、高中组,采用"同堂异构"的课堂模式。参赛教师为各学科组在年级备课组内经过初赛选拔出18名优秀教师进入决赛,同台竞技。
赛课现场
参赛教师精心设计,展示学科风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赛课前,参赛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精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赛课中,参赛教师精心施教,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了一堂又一堂异彩纷呈的课堂。
“同课”中碰撞,“异构”里成长。语文组赛课现场,曾良玉、郭洋、梁艳三位高中教师以高中必修下册《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三首古诗为教学内容,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三位教师的课堂严谨、新颖,充满创造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彰显了老师对新课标的深度理解;陈思洁、郑梦莹、陈雪三位初中教师用不同形式引入诗歌《未选择的路》,辅之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语文组赛课现场)
数学组赛课现场,高中组参赛教师张巍、王智东、徐亚在执教《余弦定理》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环节流畅,一环接一环,真正将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初中组参赛教师王凤华、唐振军、陈钰雪在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则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组赛课现场)
同课异构,各放其彩。英语组赛课现场,叶玉林、蒲柯璇、梁潇月三位高中教师各自执教《Animals in danger》,在课堂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向科憬、田璨、卢盈君三位初中教师在执教《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精心的设计教学,自如的课堂把控,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亮点迭出。
(英语组赛课现场)
本次赛课活动,不仅为参赛教师搭建了展示风采和交流借鉴的平台,同时,也为其他教师创造了观摩、研讨的机会。赛课现场,遂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罗峻峰带领学校管理干部和语、数、外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参赛选手的精彩呈现让他们受益匪浅。
(听课现场)
评课环节
专家评委精准点评,助力教师成长
那么,在本次赛课中,各位参赛老师的表现如何?怎样评判呢?赛课结束后,进行了专家评课。由市内各学科名师组成评委小组,对授课教师设置的教学重难点、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课件制作、普通话、板书、教学特色、目标完成等方面进行精准把脉,深度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助力参赛教师成长。参赛选手纷纷表示,专家老师的点评精准到位,之后将根据专家老师的建议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评课现场)
“赛课中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演绎,精湛的课堂驾驭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将教研节的气氛推向高潮。”遂宁一中教科室主任向春泽表示,参赛教师全新的课堂理念尤如一股清泉注入到学校新课堂改革的浪潮之中。
专家讲座
干货满满,为教师们成长充电赋能
“申报书如何选题?核心要义是什么......”讲座现场,李小平老师紧紧围绕《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书的规范性与艺术性》之一主题,从申报书如何选题、如何申报,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研究的价值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预期效益存在的问题与写作建议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完成一份内容详实的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书。他强调,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中要注意选题要得当,论证须严密,落脚实际,注重研究目标、方法等关键问题,预期成果要明确等等,要找准教学和育人“真问题”,从自身寻求解决之路!
(讲座现场)
培训过程中,李小平老师还结合了典型案例为与会人员作详细讲解,与会人员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并将重点资料拍照留存。整个讲座内容丰富、精要得当、紧贴实际、引人深思,让与会人员收获颇多。
教研活动促成长,且思且行满庭芳。此次教研节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接下来,遂宁一中将以此次"书台春晓"教研节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