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溯深处,别有滋味。”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动力,课堂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阵地。为对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思考,让课堂真正成为动态教学之地、思维生长之所、学习支持之场。
11月5日,船山区“2020年校园长大讲堂”盐关街会场如期开讲。重庆市渝北区进修学院小教室主任王维,船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米强,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小荣到会听评课。
语文课堂上,授课教师紧紧围绕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旨,从交流的议题、内容、形式入手,带领学生探索课文的深刻含义。巧妙借助质疑,引导学生形成追问,通过小组合作探疑,交流阅读信息和阅读感悟,进行深入阅读探究。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建立“五疑”课堂的结构性思维。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主题的数学课堂,老师定向导疑、合作探疑、实践操作、自结探疑掌握课堂重点。
英语课堂,老师以英文歌谣作为引入,以趣味活动贯穿授课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合作探疑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用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知识在定向导疑中生成,能力在合作探疑中提高,课堂在自结检疑中创新。老师们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围绕“五疑”课堂模式教育理念研修课程下的创新思维,深入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探索,为深化课堂改革给予了更多的教学思考。
课后,与会专家及全区各小学校园长积极参与了评课环节,对本次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进行了点评。
顺南街小学校长漆洵首先肯定了“五疑”课堂模式改革亮点,同时提出了课堂教学最终需回归于生命的教育建议。
天宫庙小学校长文雪梅提出的“我们教师角色是什么,我们课堂位置在哪里,我们学生的角色是什么”等五个疑问,引发大家深度思考。
重庆渝北区进修学院小教室主任王维在点评与总结中指出:思维方式结构化,应该抓住知识本质进行思考。教师不仅要立足于各学科,更要站在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去思考教学。
米强强调,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共享”理念是对我们教育的指导,大家在教育教学一定要和国家的大发展取向吻合好,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敢创新、勇奉献、能够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