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猛于虎。每年的5月到11月都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高发季节,如何将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如何严抓防溺水等安全工作构建安全网?
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提前部署防溺水工作,从4月份至今,已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家长群等载体共计向全市学生家长发送安全教育信息50余万条。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安全防护网,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墙”。
多种形式宣传 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同学们,放学后不要去河边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河游泳……”5月28日,离下午放学还有几分钟,天宫路小学各班的班主任又开始给孩子们敲响“安全警钟”。据学校副校长刘文福介绍,每天放学前各班班主任都要给孩子们强调一遍防溺水的重要性,提醒大家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刘文福介绍,从4月开始,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QQ群、LED显示屏等平台向家长、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动员家长参与到防溺水行动中来,不断增强学生、家长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各班还分别开展以“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孩子们明白溺水事件的危害性及严重后果。
遂宁二中滨江校区紧邻涪江,学校将防溺水工作列为每年的重点安全教育工作,为此学校开展了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按照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要求,学校第一时间向家长发放了防溺水告家长书,组织召开班会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通过遂宁市安全教育平台,对家长、学生进行网上答题、问卷调查等线上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老师自制了防溺水PPT课件,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防溺水知识。
“学校认真落实‘1510’安全警示教育模式,即平时每天放学前最后1分钟、周末放假前最后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最后1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安保人员和班主任老师放学后要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特别是涪江沿岸进行巡视,发现学生私自游泳,将立即劝离危险水域。”该校负责人表示。
多方力量联动 学生安全有保障
每年的5月到11月都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高发季节,今年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比往年开展得更早、更到位。市教育体育局在4月就已组织全市各校召开安全工作专委会和季度工作会,要求各校要全面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构建起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护网。
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开展以来,市教育体育局要求各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及时向家长发放防溺水告家长书,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宣传,提醒家长履行监护和教育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家长群等载体共计向学生家长发送安全教育信息50余万条。此外,市教育体育局还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开展系列防溺水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教育孩子们学会预防溺水以及遇见溺水时如何自救和救助溺水者。
针对农村地区大多是留守儿童的情况,市教育体育局希望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留守儿童私自下河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安全防护网络,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墙”。
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还将加强部门联动,落实防溺水教育职责,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重点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设置完善安全警示标牌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加强巡逻防范,强化防溺水群防群控,共同为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