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当前我省疫情防控态势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但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的同学、家长该如何做到科学预防,配合复学呢?
为确保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健康、确保校园安全。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特聘请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医师杜芝洋担任卫生副校长,“坐镇”我校,进一步规范和持续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
杜校长到校后听取了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介绍,查阅了学校防控工作方案,实地检查了防控物资准备及校园消毒等情况。今天,他为广大师生送来了一份见面礼——从医学专业角度谈家庭防控与返校准备。
专家提醒一
家庭分级防控,落实保障措施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面对不同的家庭,我们建议分级防控,并向学校及时通报健康状况,我们建议的分级防控措施如下:
(一)专家支招:健康家庭如何防控?
儿童防护措施
家庭成员防护措施
(二)、专家支招:接触了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家庭如何防控?
儿童防护措施
家庭成员防护
(三)、专家支招:监测、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家庭如何防控?
该类家庭必须及时到当地定点新冠肺炎救治医院分类隔离治疗,痊愈后居家隔离至少14天。
对于低风险家庭的同学,防控适度适量。居家时间合理分配,亦要考虑适当的锻炼。其中要注意运动的频率、持续时间与强度,并考虑个体差异。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低中强度活动为主。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在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宜避免外出。以居家运动为主。
在未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选择空旷、通风、人少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专家提醒二
开学后,学校防控为主、家庭积极配合
(一)专家支招:做好家庭返校前的准备:
将病毒堵在校园外是防控的重重之重。准备返校时,同学和家长应按照国家及学校要求,充分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在学校的指导下,学会必要的防控知识。我们建议如下:
1、科学评估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史是那些?
(1)返校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返校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返校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呼吸道症状是那些?
干咳、鼻塞、流涕、咽痛。
怎么监测体温?
若有腋下温度>37℃、舌下温度>37.2℃均提示发热。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至少2次,连续监测3天,并做好记录。
2、学会必要的防控知识:
1)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后均应正确洗手。
2)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人群密集区域或与其他人在封闭空间里,如:商城、游乐场、电影院、医院、人群聚集的户外区域、公交车内、出租车内等。
3)污染口罩的正确处理方法: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使用后污染的口罩需要统一丢弃于医用污物垃圾桶内,脱口罩后需再次行手卫生。
4)个人物品的正确保存方法:个人物品清洁区域固定放存,避免与他人交叉放置。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二)专家支招:做好开学报到的家庭准备
1)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或旅行史的师生员工,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观察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2)开学前2周,建议每个家庭为学生准备医用外科口罩不少于5个以备用。
3)开学前,办好健康证,填写好学校发放的健康卡。
4)配合学校入校前的筛查工作,避免扎堆报到。
5)返校时,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建议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N90口罩。
6)返校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
7)妥善保管好车票、票据等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8)教职员工、家长、学生进入校门时必须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有体温异常等情况时,立即劝返,不得进入校园。
在疫情中驰援湖北的“逆行者”是时代英雄,在特殊时间驻守学校、奉献专业知识的医生同样是爱心守护者。认真阅读并落实本攻略是对他们最好的点赞!
战疫情,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落实开学防控制度、充实开学防控物资,精心谋划、精细管理。学校将坚决贯彻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在学校党总支和校委会领导下,依法依规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这场全民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