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6日,由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省政协副主席谢明道带领调研组一行6人,莅遂调研我市“党建带关建”工作,旨在坚持党建带关建,全面加强关工委建设,健全完善关工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成效、新经验、新品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通过实地看现场、专题听汇报、深入基层农村等方式,调研小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党建带关建”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改进性建议,助推我市“党建带关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地看现场——从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察看党建带关建发展
6月25日,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我市关工工作品牌——圣莲岛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我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按照功能分类:生态、自然、生产、科技等,我们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联动其他关工工作品牌的推广和发展。
我们的联动模式是: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助推企业运用自身优势挂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实践教育场所;让青少年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在基地参加夏令营及“双十个一”青少年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企业基地和青少年实践教育互相促进,进一步发挥党建带关建积极作用。
深入基层农村——从基层农村现状,了解党建带关建巩固
6月26日上午,调研组先后深入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子昂街道办事处黄磉浩社区福贵苑小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座谈等方式,对基层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功能建设的具体做法及成效进行了详细了解。
纷纷点赞高家沟村“书记要做思想引领者、党员要做发展示范者、干部要做政策落实者、村民要做法治守望者、家长要做家风传承者、子女要做孝道继承者、老人要做品行示范者、青年要做责任担当者、妇女要做巾帼有为者、少儿要做未知求索者”的全员参与关工工作理念;福贵苑关工小组范国茂等老同志不忘初心、积极奉献余热,组建小区五老志愿服务队,开办小区4点半学校,定期联系关怀小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境青少年、孤寡老人等重点群体,把小区打造成温馨家园,得到调研组充分肯定。
调研组认为射洪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城乡居民小组、居民花园、居民院落建立“三居”关工小组,努力将关工工作延伸到最基层,携手相关部门、爱心企业搭建贫困青少年帮扶平台、重点青少年帮教平台、青少年孝德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平台,找准了关工工作载体,关爱工作成效明显。希望射洪进一步抓好党建带关建各项工作,建立长效领导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力量,拓宽关爱渠道,以党的建设全面带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增添措施夯实基层基础,动员组织更多老同志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关工队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抓好、抓细、抓实,更好地服务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专题听汇报——从实践上升理论,倾听党建带关建成效
6月26日下午,遂宁市关工委召开“党建带关建”工作专题汇报会。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省政协副主席谢明道,省关工委副主任、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正培,省关工委副主任、原省文化厅巡视员胡继先,省关工委副主任、原省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杨家卷,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王文军,省关工委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王超,市关工委顾问蒙健、市关工委执行主任蒋海斌,市关工委执行常务副主任刘思俊、张忠慧、上官秀巍、熊高仲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关工委顾问蔡永贵主持会议。
会上,蒋海斌对我市“党建带关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3年来,我市对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积极探索,实施“铸魂工程”,以党建带思想政治建设联动,全市33.09万名中小学生、14.61万名青年职工受到党史国史教育;实施“固本工程”,带组织建设联动,3557个基层关工组织中创“六好”的达86%;实施“强基工程”,带制度建设联动,4.45万名各级关工干部和“五老”日常工作步入常态化轨道;实施“绿色工程”,带基地发展联动,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关爱教育示范基地、绿色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助力青少年成长;实施“阳光工程”,带助困帮教联动,2.79万名困境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关爱工程”,带助力脱贫攻坚联动,1614名贫困青少年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
谢明道讲话,充分肯定我市“党建带关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明确“党建带关建”核心在“党”、关键在“带”、重点在“联”、目的在“建”;要扩大战果,把“党建带关建”工作置于良好的基础之上;要明确任务,把“党建带关建”工作放到更高要求之下,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和建立关工委组织的必要性;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关工委运行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加大调查研究深度、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着力推动“党建带关建、关建助党建”全面进步、全面提升,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同时,调研组一行就我市关工工作的难点开展讨论,困难给予指导,有效提升了我市关工工作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