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烂漫日,不负好时光。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研渠道,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学校教师专业水平。2023年2月28日上午,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特邀请周桂华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吴治军数学名师工作室到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干部周雪梅同志,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校长何涛,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副校长朱成,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邓政、副校长吴章贵、副校长张丽,周桂华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和高升实小吴治军数学名师工作室团队,经开区兄弟学校的同仁及本校班主任和数学教师。
活动伊始,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校长何涛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对莅临学校指导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指出了本次联合教研打破了常规,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思路及方法,携手教师们共同成长。
最后他希望两校以本次活动为起点,继续开展多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以加强两校教师互学、互研、互长。
据悉,本次活动分为两个专题分别展开教研活动。
第一会场:“以美育德,美美与共”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活动一:班会课——《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课堂上,吕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看视频《一粒大米的来历》、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节约粮食的事例,诵读惜粮古诗《悯农》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
接着,吕老师顺势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通过交流讨论,孩子们找到了很多拒绝浪费的小妙招,相信听课的孩子定会把课堂所感所获运用于生活之中,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二:队会课——《学习二十大,争当好队员》
为了上好这次队会展示课,姚老师带领我校五年级八班的孩子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向与会的班主任老师们展示了一堂队会课的规范流程,更展示了我校学生积极向上向美的精神风貌。
课堂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让全体队员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与壮大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活动中穿插了诗歌朗诵、情景讲故事、快板表演、古筝演奏、表演唱等多个节目,尤其是“习爷爷关爱我,我有话对您说”和“讲遂宁革命烈士伍先华的故事”两个环节,坚定了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对实校少年们进行了很好的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的教育。
活动三:德育主题讲座——《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段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切入点,从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维度为与会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班主任?”“双减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内容”“与孩子相处的时区”“与家长相处的时区”“与自我相处的时区”等内容,尤其是段老师讲座中一个个平日里班级管理的案例,与孩子、家长相处的一个个小妙招,迎来现场班主任的阵阵掌声。
课堂点评
我校小学教科室李琳主任对姚泽芬老师的《学习二十大,争当好队员》队会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这堂课是一堂成功的可供班主任们复制粘贴的队会示范课,更是一场应景、应时代,能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视听盛宴。
她评价课堂亮点有三:①题材选取意识形态鲜明,讲政治。②活动形式新颖,精彩纷呈。③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人人参与。同时,她也希望在班队会活动中,孩子们能更活泼一些,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一些,以彰显十岁“四真”儿童的本色。
接着,遂宁市第四届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周桂华老师对吕老师的班会课进行点评。周老师给出的指导性的建议,深入而又细致的点评为在座班主任老师指明了前行途中的方向。周老师指出:“道”是悟出来的,“理”是讲出来的。班会课主题必须让学生达到内心的认同,让学生真实感受,契合学生的认知。最后,周老师希望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搭建班主任成长共同体,汇集更多班主任智慧,做好引领、辐射和带动,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助力。
会场二:“聚焦课堂行动,提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活动一:同课异构课例展示
杨君丽老师的课堂以“效问”驱动深度学习,学生带着“预习问”进入课堂,自主研究圆柱的基本特征;带着“疑难问”深度探究圆柱“高”的特征、“侧面展开图”的特征、“面到体”的空间观念构建。
围绕“找圆柱--创造圆柱--玩圆柱”活动让问题融入数学课堂,贯彻“玩数学”理念。在想象与交流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了数学魅力;在质疑与探索中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素养。提升了孩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核心素养能力。
罗智勇老师教学设计新颖,通过谈话交流“你心目中的圆柱是什么样的?”引出课题。接着以旧知识作铺垫,唤起学生对已有学习经验的回顾,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圆柱的奥秘,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圆柱的底面和侧面的特征。
课堂点评
我校教科室蒋相容副主任对课例进行点评。她认为:两节课均体现了“以‘问’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杨君丽老师的课以“预习问--质疑问--延伸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学习”。罗智勇老师的课是教师以“适时追问”激发学生“自主感悟--体会--构建知识”。
两节课共同点是均让学生在“问”中“感悟”圆柱特征,在“问”中构建、理解圆柱“高”本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中领略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在“深度追问”中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在“延伸问”中将知识融入整体知识中教学。两节课均以“起点定教、自主研究--共学共享--错中生慧”中实现“真教育”,落实新课标精神。
高升实小副校长朱成对本次两校“同课异构”的两堂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他认为:两节课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风格,落实了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学科价值,都注重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学数学、用数学思想。
两堂课都充分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体验从直观到抽象进行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语言数学化,数学探究生活化。探索新立体图形认识的时候运用了“化曲为直”“化直为曲”的辩证思想,将立体与平面之间巧妙建立联系,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专题讲座
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吴治军工作室”成员,翟惠敏老师带来《让问题为追寻数学本质教学助力》专题讲座。
翟老师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尽的阐述:①数学本质是什么?②从《圆柱的认识》课例设计中探究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③好问课堂的理念及目标。④好问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分享过程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高升小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新、更高、更深入的认识。
“碰撞生智慧,交流展风采”。此次两校在春天里的联合教研交流会,就像春天里的一粒种子,已在与会老师的心田种下期待内化后秋天的收获。
本次活动更是加强了校际间教研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最直观的观摩、学习的平台,也为经开区联合教研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大家定能将此次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促进经开区、实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