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唐家小学组织三至五年级的孩子们前往遂宁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和黄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以“厚植家乡文化,领略传统创新”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使其变得更加鲜活而有温度。
国风课堂上,孩子们跟随着老师的穿戴示范,换上汉服,认真地学习着拱手礼,晚辈对长辈的行礼,长辈的还礼。一次次的相互行礼,让孩子们明白了,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被称为“礼仪之邦”。接着老师还带领着大家一起吟诵诗文,了解黄娥与杨慎的故事,孩子们学习到了很多国学知识。
在扎染工作坊,扎染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对于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孩子们兴趣十足,在学习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后,每个孩子动手用自己手中的布料扎制出了不同的花样,一张张浸染的布料背后都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
视频中,刻字,排版,敷墨 ,刷印 ,装订,这一项项工序在孩子眼前划过,等到最终装订成册的书本出现,孩子们大呼厉害。紧接着的小组合作中,一遍一遍的敷墨敲击,使得孩子们手里的宣纸上的印痕也是越发清晰,浸入墨痕的白纸也让孩子们对于活字印刷有了新的认识。
在石磨坊,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示范,知道了豆腐的制作工序,面对这道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材,孩子撸起袖子,拿起磨盘的握把就是加油干。经过自己劳动后的成果是最美味的,孩子们喝着自己磨出的豆浆,吃着自己制作出的豆花,喜笑颜开。
在剪纸课堂上,老师为孩子讲解了剪纸的起源、发展以及剪纸上所使用的一些技巧,孩子们明白了剪纸阴刻与阳刻的区别。在自己刚开始动手剪的时候,他们还是依照着老师出示的剪裁样板照着样子剪,等到熟练之后,每个人都开始自己设计图案,尽情发挥着想象力,做出的作品也是天马行空,天真烂漫。
这一天有趣且充实的劳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结束了,同学们在今天的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动手能力,知礼懂礼,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将今天所学习的这些技艺传承下去,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