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高升实小素质教育研究协同体课堂模式建构课题组一行,走进蓬莱小学,对协同体学校射洪城西学校和蓬莱小学的课堂模式构建情况进行现场诊断。
语文课堂模式建构小组走进青凡琪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司马光》和射洪城西学校陈凤娇老师的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青凡琪老师的课堂以自学、深学、展学为主线,将司马光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于详细了解了合作要求,实效性强。学生汇报交流也很准确。在学法上,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借助插图,文本注释来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授予了学生学习方法。陈凤娇老师的课堂重点教授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发现并提取文本中、图画中的重要信息,大胆尝试,大胆猜想,有理有据地解说出原因。在陈老师激励性的语言下,学生完成了本堂课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说完整,说清楚,说流畅,整堂课的趣味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课后,长乐街小学校长陈东和高升实小夏铃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对两个学校的课堂模式使用情况做出了肯定的同时,也对课堂模式的时间分布提出了建议,建议课堂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模式建构小组认真聆听了代表两校课堂模式的两堂数学课:蓬莱小学的杨艳平老师带来的《角的初步认识》诠释了蓬莱小学的"127"课堂教学模式,它们以课前了3分钟学生展示课前自学,四次活动体现合作学习,活动汇报师生互动,课堂中学生主体凸显,模式痕迹明显。射洪城西学校罗得蓉老师在二年级《简单的排列》一课中,对该校的智慧"3+3"课堂教学模式也有所体现。课后,老师们针对这两堂模式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堂模式的建构进行了交流讨论。课题组四位核心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对数学课堂模式的建构提出了意见: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易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要结合各校育人理念和数学学科特色建构属于各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模式建构小组在蓬莱小学学术厅认真聆听了蓬莱小学杨朝霞老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和射洪城西学校文红老师的英语听说教学课。课后,物流港实验小学校长杜敏和高升实小廖淑君老师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专业的指导。杜校长提炼了两堂英语课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希望两位老师能够利用本校英语团队的力量,建构适合自己学校学情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接着,英语组老师们就现有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改变传统的机械操练式的课堂模式,建构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新课堂模式。
协同体总发起人高升集团总校长王治国指出,不要怀疑"模式",课堂建模就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重构,"建模"和"用模"是一个兴奋而又痛苦的过程,"出模"更像鹰的重生,课堂建模的核心是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