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大英县石福安十社的刘东林打小起,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上小学后,他越来越懂事了。他把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懂事的刘东林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大人操心。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小时候妈妈做饭时,他总爱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他的拿手好活。妈妈照顾一家人很辛苦,晚上她端来热水为妈妈洗脚,一双小手抚摸着他*的脚,说:“妈妈,您为我操劳了这么多年,辛苦了。”体贴的话语让妈妈感动流泪。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不能等待!”刘东林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他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刘东林成了他们的好帮手。首先是三餐之前,刘东林都要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然后亲自为他们装饭、添饭。也会像陪妈妈那样陪爷爷奶奶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奶奶开心。细心的他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还给身体不便的奶奶洗头,用自己省下的零钱为老人买来可口的点心。
偌大的石福安十社,年青人都去打工。只剩老人和孩子。作为留守儿童。一次,奶奶生病了,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他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奶奶床前,看奶奶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贮钱罐的钱到村里的卫生院给奶奶抓药。然后为奶奶端上开水,看奶奶把药吃了,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奶奶,直到奶奶感觉好多了熟睡过去后,刘东林做完了作业后才安心去睡觉。从此村里有人病了,都是刘东林去请大夫。
对于外公外婆,刘东林如同对爷爷奶奶一般,所以每当刘东林一出现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总是脸上乐呵呵。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妈妈过生日时,刘东林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老师眼里,他能够处处都身先士卒,做老师的好帮手,做同学们的好榜样。 平时在学校里,每逢打扫卫生、班里的值日他总是一马当先,带领大家一起劳动,总带头抢脏活、累活干;班里开展什么班队活动,他也非常积极,为班级送来所需的装饰品,从不吝啬;亲自动手布置教室、场地,出谋献策。每次值日,都是他去倒垃圾。
在学习上,他总能认真地进行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对于自己学会的和疑难处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能抓住重点进行学习,积极思考,不懂就问,学习刻苦努力,作业从不拖拉,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前茅,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他也一直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他懂得是老师给予了他知识,帮助他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他的健康成长和进步。他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刘东林常说:“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要努力做好自己,成为尊老爱亲的好少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他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遂宁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