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深化学科知识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拓展创新思维,5月15日,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第十二届学科节游园活动举行,吸引了初2023级全体学生及小学六年级学生代表热情参与。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罗爽,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校长何涛,副校长邓政等校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届学科节以多元学科融合为载体,以趣味实践为桥梁,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为师生呈现了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盛宴。
本次学科节精心设置21项趣味体验项目,涵盖英语、物理、数学、心理教育等多个学科,每项活动均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沉浸式”感受学科。
英语学科精心设计了10项互动游戏,内容涉及语言运用、团队协作与跨文化沟通等方面。从“抢椅子”的敏捷反应到“连词成句”的逻辑构建,从“同心协力”的默契配合到“传声达人”的趣味传递,学生们在游戏中展现语言能力,在协作中体会文化交融的乐趣。
物理学科则凭借一系列创意实验成为活动亮点。“魔力转圈圈”“动车投球”“穿越火线”等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学生们在亲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压力、摩擦力、弹力与流体力学原理,在“危楼高百尺”实验里探索重心奥秘,在“物理自助餐厅”情境中破解电流形成条件。这种趣味实验与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让科学思维在学生的探索中悄然生根发芽。
数学学科以“趣味数学”为抓手,通过“移动火柴棒”“逢‘7’必过”“趣味套圈”等游戏,将数字与逻辑融入生活场景。学生在破解谜题中锻炼计算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策略思维。活动突破传统课堂模式,让数学从纸面跃入现实,在轻松氛围中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团委与心理中心开展了“我爱实校”主题活动,以“心有实校”“釜底抽薪”等游戏强化集体意识。通过心理拓展与团队协作,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在挑战中增强心理韧性。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心理基石。
本届学科节突出“科创教育+”特色,积极推动科创教育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动手实操,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科学课程开设和科学普及教育,特别注重科技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立北斗星“5+2”课程体系,组建了科创兴趣小组,开设了涵盖创客、人工智能及无人机等兴趣课程,为学生搭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多年来,学校科创成果丰硕,学生科创作品多次荣获国、省、市大奖,学校也多次被评为科创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为保障活动实效,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并下设兑奖处、考勤组、巡查组等11个职能小组,各小组职责明晰、分工有序。从精心设计学科游戏,到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参与,再到学生会干部现场悉心引导,每个环节均体现“全员育人”的教育共识。同时,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还引入“奖券积分制”。学生每参与一项游戏,即可获得相应奖券,积累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文具、笔记本等实用奖品,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此次学科节游园活动,既是一场学科知识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座创新思维的培育熔炉。它如同一把关键钥匙,为学生们开启了学科融合与科创教育的大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认识到学科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能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科创教育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与日常学习深度融合,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