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瞿河学校以作业管理为切入口,积极探索与实践减负不减质的新途径,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有效为学生减负。
作业限量。促使教师精编作业题,缩减单次作业容量,倒逼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重点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进行作业容量限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领悟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使学生在解决一道题时能够学会解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消除机械,重复性的作业。
作业限时。对不同年段的各年级课后作业时长让家长知晓并监督,倒逼任课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控制作业时长,由班主任统筹报教导处备案。政史地生等学科教师按讲测做模式,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不留课外作业;促使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相互沟通,进行科目作业优化组合、消除作业铺天盖地的乱象。
作业限次。对于需要书面课后作业进行巩固提升的学科,教导处统一规定学生周作业次数为周部颁课时的二分之一,并在每次学月检查中进行逗硬考核,统一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时段在午间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严格执行作业不出校的新要求,消除学生天天负重前行往返学校的场面。
作业增效。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用时能力,提高完成作业速度,提高学生各科作业完成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对作业实行全批全改,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面批面改,肯定其优点,指正其不足之处,提供改进意见;作业中共性问题,集体评讲,当场订正,增强作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覃建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