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盈淡幽,清芬蕴端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重大意义。为了让幼儿在特定的节日中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先贤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维护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广元市机关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以“端午‘粽’动员、节韵永传承”为主题的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文化传承 话说端午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节日是教育的契机。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的感受,各班老师精心设计,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形式,带领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丰富幼儿对节日文化的认知。
手作粽子 共迎端午
粽子娃娃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形象,孩子们一边念着包粽子的儿歌,一边用灵巧的小手做出代表着甜蜜、幸福、感恩的粽子。小巧手,大智慧,“美味”的小粽子摇身一变变成了小小不倒翁,灵巧可爱。
粽情飘香 味满端午
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粽叶、糯米、大枣各种等包粽子的材料,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自己动手的快乐中。闻着满屋四溢的综香,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水果布丁 欢庆端午
端午是仲夏时节的节日,水果能让大家清凉一夏,孩子们将水果做成了布丁杯,咬一口香甜爽口,让原本燥热的仲夏时节变得惬意、温馨。
手工咸蛋 传情端午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凉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端午节有吃咸鸭蛋的习俗,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咸鸭蛋,将大自然更替的节奏内化在自己小小的身体里。
当代中国是开放的中国,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是我们民族卓越的文化创造。作为新时代的儿童,我们要继续做民族节俗文化的传承者、讲述者、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