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 》的有效开展,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11月26日、27日上午,课题组成员“思辨性群文阅读 ”展示课在校本部四楼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高级实验学校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杨洪春,副校长张小敏等领导及全体小学部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段晓雯老师与一年级一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有趣的童谣》群文课例,段老师紧紧围绕议题,精选了《搬米》《颠倒歌》《拍手歌》《比尾巴》四篇文章,课堂中,呈现了多种方式的阅读:男女生读,师生配合度,加上动作读,用四川话读……孩子们在阅读中品味诗歌的乐趣。“为什么这样读更顺口呢?”“哪些地方表明颠倒呢?”老师引领着孩子不断思考、质疑、分享,收获无穷。
肖国平老师和二年级二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想法错了 》群文课例,肖老师先带领孩子共学《南歧之见》,后以同桌为单位分别学习《驮盐的驴》《大轮船和小礁石》,孩子们通过走进文本,找出人物错误想法,分析错在哪里,从而获得道理。
罗秀英老师和二年级三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古代儿童的智慧》群文课例。罗老师先让孩子们学习《文彦博灌水浮球》《王戎识苦李》两篇文章,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体会古代儿童的智慧,后通过《能言善辩的小孔融》《谢道韫咏雪》的学习进行统整梳理,对比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周红霞老师和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为大家带来《故事中的数字美》群文阅读,课堂以耳熟能详的《数鸭子》歌曲导入,通过《咏雪》《望庐山瀑布》《题秋江独钓图》的品读,找出诗中的数字,并结合语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中的趣味美、修辞美、意境美。孩子习得方法后,小组合作学习《百鸟归巢图》《早发白帝城》《一去二三里》,实现学法的迁移,体味诗句的妙趣横生。课堂紧紧围绕“美”展开讨论、表达观点,多角度思考,实现“思辨”。
贺琦老师和五一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 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群文课例,课堂以“1+x”的形式学习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望阙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四首古诗,“抓诗眼”“知背景”“悟诗情”,孩子们在阅读、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鼓吹爱国就是作秀,这一说法对吗?”结尾处的延伸引发了孩子积极参与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敬冬梅老师和六三班的孩子展示了《能言善辩好口才——语言的艺术性》群文课例,《语言的魅力》《纪晓岚巧解“老头子”》《晏子使楚》《上坡路与下坡路》四篇精选篇目成功组文,“语言的魅力何在?”“文中精妙的言辞妙在何处?”,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提问,都是围绕“语言的艺术性”展开,引起学生多维度思考,产生共鸣,带来课堂的波澜壮阔。
李琳老师和六一班的孩子展示了《妙用“双线”助推情节发展》群文课例。课例选用《母鸡》《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白公鹅 》《 生命 生命》组文,“一只虫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震撼呢?”孩子们围绕着自学要求展开学习,从而推导出“动物行为”“人物情感”两条线索组文,“通过虫子的行为我们已经体会了虫子的品质,人物情感这条线是否可以删除?”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就此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分析、判断、质疑、反驳,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回到我们的学习单,你觉得还应做哪些补充?”问题直指思辨……整堂课,老师只是穿针引线,孩子在充分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中提升思辨能力。
课后,小学部教科室李琳主任对本次活动做点评,她对大力支持此项活动的领导和老师感谢,并希望全体语文老师要潜心钻研,用好我们的群文读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思辨群文阅读”教学,且能边学边思,有所收获,不断成长!
此次活动的开展,体现了课题组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大家对“思辨群文”的深入认识,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有效达成了“借群文风采 展思辨魅力”的目的,提升了大家的教学教研水平!
(小学部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