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6日,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疫情防控第七督导组组长郭双洪、市招办副主任胡建军、政策法规科科长周航等一行到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实地督查疫情防控工作,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刘永金、常务副校长古斌、副校长罗伟陪同检查。督导组一行采用查看资料和深入校园查看现场的方式进行督导。刘永金校长向督导组详细汇报了学校疫情防控所做的具体部署。督导组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肯定了东辰荣兴作为品牌学校、遂宁教育标杆在此次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学校后期防控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和要求。
刘校长表示,疫情当前,学校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携手并肩与社会各界一起,合力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面对疫情,东辰荣兴有信心,请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一、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疫情出现后,学校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东辰荣兴在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迅速落实上级精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立即成立学校、学部两级一把手挂帅的专项防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处置工作,负责指导督促全校防控管理工作,并出台正式文件下发各学部和各部门。
(一)开展校内各类群体的摸底排查,坚持疫情防控日例会制度,落实四级联络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督促落实各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学校防疫工作行动迅速、举措得力、情况稳定。
学校干部值班签到表
(二)针对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等工作,刘校长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等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深化防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一切行动听指挥,立足大局、各司其职、落细落实,加强校内外信息沟通和联络,形成防疫工作合力;三是提前研究谋划,制定下学期延期开学相关工作预案,并传达到全校每一位师生;四是准备好“两课三册”,即备好“开学两堂课”: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护知识讲座和心理健康维护讲座,汇编“三个手册”:心理预防手册、公共卫生预防手册和上级关于防控工作的重要精神资料汇编;五是扎实做好各项保障,确保防护消毒用品等物资及时到位;六是大力选树典型,积极宣传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汇聚“疫”战防控工作强大力量。
教师在家两课三册
1月27日至今,刘永金校长连续五次主持召开小范围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及学生假期学业生活管理安排工作,要求全体防控小组成员必须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必须守好一扇门,护好一校人,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停课不停学,确保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二、多措并举,周密方案
(一)建牢校园疫情防线、构筑学校防御城墙
1、落实党政干部值班制度,严肃值班纪律,每日实施签到制,每日带班干部和值班干部不得走形式,不得中途脱岗,不得迟到、早退,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
疫情办公室每日值班
2、门卫保安除加强日常值守外,配备口罩、手套、消毒物品等自我防护装备和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等检测装备,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体温高于37.2℃的所有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并报告防控办;严格查验登记,禁止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
3、实行封校制度,禁止一切外来人员进校。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请。
4、后勤部门积极设法,多方筹措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等急用医疗物资;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特别是教室、寝室、食堂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消毒;学生工作部积极做好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工作。
(二)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
1、建立教职员工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学校、学部教职工管理群中,每位教职工于当日12:00之前打卡报平安;除日常打卡外,学校还安排专人每日随机电话联系外地教师,了解情况,做到早防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上报有关单位。
2、建立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微信群或家长微信群向学生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坚持健康打卡。通过班级家长群落实家长职责,并建立对家长履职情况评价制度,严格执行“八不八要”;目前,我校尚未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
3、延期不延学,停课不停教。关于学生在家期间学习的管控,实行大预习模式,每天定作息、定学习内容、定评价机制。坚持每天学习四打卡,早读7:40前,上午8:40前,下午2:40前,晚上7:40前必须由家长在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里签到打卡。学科教师在线上解答学生的疑惑,师生互动,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目前学校正在启动网络互动直播教学,根据情况实施。
4、疫情来势汹汹,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尤其身心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更是心理压力倍增。如何更好地帮助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通疫情心理服务专线,开辟疫情心理服务专栏,帮助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在身心健康,情感、心理、营养以及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关爱与帮助,指导师生在特殊的疫情年假的"三防、三补、三应"。